<tbody id="wzljd"><th id="wzljd"><pre id="wzljd"></pre></th></tbody>

    
    

    <menuitem id="wzljd"></menuitem>
    <ins id="wzljd"><option id="wzljd"><optgroup id="wzljd"></optgroup></option></ins><output id="wzljd"></output><menuitem id="wzljd"></menuitem>

    員工風采

    三十年如一日 以初心筑匠心——記陜煤集團2022年度敬業奉獻類“最美員工”馮建斌

    作者: 解茜楠     時間: 2023-03-10     

    三十年如一日 以初心筑匠心

    ——記陜煤集團2022年度度敬業奉獻類最美員工馮建斌


    1993年參加工作,他始終扎根一線、堅守初心,攻堅克難、追求卓越,憑借著鋼鐵人特有的進取精神和對鋼鐵事業的熱愛,從一名維修電工逐步成長為省級技能大師。他就是馮建斌,陜鋼集團龍鋼公司煉鋼廠主任技師、電氣自動化小組組長、馮建斌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


    勤于鉆研的追夢者

    1993年,年僅20歲的馮建斌來到龍鋼公司,成為一名鋼鐵工人,這一干就是30年。為盡快勝任工作,他每天最早到生產區、最晚離開,白天在車間跟著師傅練技術,晚上抓緊時間充電,自學考入陜西廣播電視大學機電一體化專業。在他家里,關于電氣自動化等理論和實操的筆記就有20多本。提升理論水平的同時,他不放過每次實踐的機會。龍鋼公司煉鋼廠每個大的基建改造項目,他都全程參與電氣設備安裝調試,圖紙、程序的修改,廠方施工人員交流溝通技術問題。馮建斌始終關注國內外電氣自動化方面的領先技術,堅持不斷學習新技術。他常說,不能等設備來了再學習,要主動出擊,把先進技術吃透掌握,才能更好地服務企業生產。

    他先后參與完成龍鋼公司煉鋼新老系統配套設備設施電氣自動化改造,煉鐵1#、2#高爐電氣自動化安裝、調試,并支援漢鋼公司煉鋼設備安裝、調試。憑著一腔熱情和鉆勁,馮建斌逐步成長為廠里的技術骨干。他推行的煉鋼廠生產過程爐爐清信息管理系統投運后,年創效4000余萬元;轉爐除塵風機節能程序攻關項目,年創效2000余萬元;精煉爐安全聯鎖報警改造項目,不僅保證了安全生產,而且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年節約28萬元。

    攻堅克難的排頭兵

    2014年,因為技術精湛、業績突出,以馮建斌命名的創新工作室成立。面對轉爐新區要全面實現負能煉鋼的工作目標,他仔細研究各個生產環節、探索各個工藝流程,查閱大量技術資料,細化分解各個環節。經過一個多月的探索研究,新區轉爐一舉實現負能煉鋼。

    2016年,龍鋼公司計劃生產新品種鋼坯。這對于負責煉鋼電儀設備的他,無疑是一項全新挑戰。為保證生產成功,他翻閱大量技術資料,與各單位交流溝通,組織技術骨干人員對新設備安裝、調試的問題進行隱患排查,對精煉系統進行全面研究,認真分析冶煉數據。為解決6#連鑄機方圓坯互換過程中檢修時間過長的問題,他帶領小組成員進行技術攻關、設備改造。經過連續五天五夜反復研究、測算,最終實現了快速互換技術改造,將原需28小時的檢修時間縮短至16小時。最終,龍鋼公司新品種鋼坯批量生產成功,為公司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實現轉型升級貢獻了力量。


    敬業奉獻的領頭羊

    2017年初,馮建斌感覺身體不適,在同事朋友的提醒和催促下,去醫院檢查后發現血漿血糖遠遠高于常人。醫生囑咐他馬上住院治療、休養,并告誡他一定要生活規律、飲食定時定量。正在住院的馮建斌,仍心系現場,時刻關注著生產、設備運行情況。一天凌晨三點,微信群里傳來5#轉爐更換煙罩的信息。作為負責人的他,心系檢修,瞞著家人,臨時出院回到崗位,一心撲在了工作上。

    將這根紅線接到這個位置,然后用萬用表再測量電壓……”走進馮建斌技能大師工作室,馮建斌正在指導學員調試數據,操作臺上整齊地擺著各種各樣的電氣試驗設備,墻上張貼著各項規章制度、創新成果等,整個工作室充滿了學習、創新的氛圍。近年來,馮建斌逐步健全工作室培訓體系和晉級模式,推出實訓+實踐”“課堂培訓師帶徒互補的培訓模式,培養出一大批優秀人才。在他帶領下,近年來,經馮建斌技能大師工作室平臺研發,共獲國家專利10項,承擔完成創新創效項目398項,共創效1350余萬元。

    不忘初心,破解難題求創新;匠心獨具,勇攀高峰繪藍圖。三十年的風雨歷程,他恪盡職守、創新求變,以自己的忠誠、執著與拼搏,譜寫出一曲曲優美的樂章,為企業高質量發展釋放著自己的光和熱。(解茜楠)

    上一篇:愛心無界 善行無疆——記陜煤集團2022年度助人為樂... 下一篇:今天,最美是“她”——彬長礦業工會開展“三八”國際...